香飘飘“讽日事件”,开了一个特别糟糕的先例

rmbka8efc

时间 2024年5月8日 预览 15

转载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366153925773443623/

原创 2024-05-07 15:27·冰川思想库

从香飘飘“讽日事件”看,无论它是主动炒作还是被动迎合,都折射了当下企业不得不去面对网络情绪(流量)这个命题。


撰文丨魏英杰


卖奶茶的香飘飘,这回是拿捏住了泼天的流量。


因为所谓的“讽日事件”,无数网友涌进香飘飘直播间,直接把香飘飘的店铺日销售额抬升数百倍,原来一天只能卖几千块,当天暴涨到上百万元。香飘飘的股价也一日飞升,节后首个交易日即收获涨停板。


这几年销售不畅的香飘飘,借助这一波流量,大有逆势回升之势。但是,企业主动利用网民情绪,收割小粉红流量,真的是好事吗?


在我看来,这不止是危险的,而且是有害的。流量来得快,去得也快。一旦遭遇流量反噬,对企业更有倾覆之危。网红经济时代,成也网红,败也网红,许多企业因此一夜暴得大名,却也可能因此一朝跌落谷底。


深谙流量规律的胡锡进,对香飘飘“讽日事件”都是嗤之以鼻,不假颜色,直斥此举“涉嫌用‘员工个人行为’的摆拍制造噱头,消费、愚弄公众的爱国情怀,这种摆拍与编造‘小学生把作业本丢在巴黎’没多大区别”。


措辞非常严厉了。


01


从事情本身来看,香飘飘“讽日事件”开了一个糟糕的先例。那就是在海外打民族情绪的旗号,收割国内的小粉红流量。墙外“开花”墙内香,软饭硬吃,不仅是吃相难看,而且大有不计后果的意味。


以往很多企业卷入其中,多少有被动接受的意味。比如鸿星尔克,面对顾客随便拿件商品、丢了钱就跑的行为,以及无数网友冲进直播间“野蛮消费”的局面,也只能无奈地呼吁要“理性消费”。


而且,这类事件多发生在国内,罕有企业会在海外大做文章。毕竟,企业是理性经济人,既然要开拓当地市场,又怎么可能刻意去得罪当地消费者。你总不能指着别人的鼻子骂傻子,还要人家掏钱埋单吧?如果香飘飘就是这么打定主意的,那只能让人叹服了。


我的判断是,香飘飘在这起事件中,一开始很可能并非刻意为之,而是在舆情应对过程中,选择了积极选边站队。


事件发酵之初,香飘飘的官方回应是,这是员工个人行为但他们非常支持,随后在微博上发文称“我们的员工是好样的”。这一回应的重点是强调此举系员工个人行为,并非企业所为,而表示非常支持,则是为了回应网友担心该员工会不会被公司处罚、辞退。


但是,香飘飘很快就决定了更进一步摆明态度,其标志性动作是,公司董事长亲自拉着“欢迎香飘飘勇士归来!”的横幅,在机场接回国员工。


Copyright2023蜂蚂科技
拨打电话拨打电话
Copyright2023蜂蚂科技